天帝(第一集 牧羊人 :第三十五篇) 作者 : 邱見如

2012122807:38
(一) 牧羊人
(第三十五篇)    
     如赫里汗所願, 父子四人均喝得酩酊大醉 ;四人今夜各有大醉的理由, 但理由卻是各異 .貝肯與法拉由於困局頓解, 心中萬分欣喜, 本該歡慶一番 .沙洛克平淡的外表下, 情緒澎湃 .有恨, 有苦, 有悲, 有無奈, 還有滿腹的不甘 .但是, 走到這步田地, 只能說形勢比人強, 十多年的單相思與付出, 如今也只得付諸流水 .今日不大醉一場, 要叫沙洛克如何消受 ?
     四十六年前, 赫里汗十六 `七歲, 還是個大孩子的時候便投身軍旅, 在鎮北軍當個小兵 .之後一帆風順, 一路攀升至副將 :義勇將軍 .後來受到鎮國大將軍席默奎茲的提拔, 再轉任禁衛軍大統領 .此時的赫里汗野心初現, 整天都在盤算著將來要如何篡位 .在赫里汗的戮力經營之下, 與當時的太子辛巴特結成莫逆之交 .辛巴特繼任王位前夕, 時任鎮北大將軍的赫里汗, 聯合太子辛巴特及鎮國大將軍席默奎茲, 強勢逼退國王索米敖西原本屬意的人選 :鎮南大將軍菲利普賽諾德, 而晉升為鎮國大將軍 .赫里汗育有二子四女, 瓦拉克排行老大, 後來官拜鎮北大將軍, 並與宰相布里曼奇的四女賈利安結為連理 ;沙洛克排行老么, 後來也當上都城維安部隊 :禁衛軍的大統領 .
     國王辛巴特個性慵懶, 厚道而優柔寡斷 ;赫里汗則處事積極果斷而明快, 這點正好彌補國王辛巴特之不足 .赫里汗接掌鎮國大將軍之位後, 約過兩年, 辛巴特亦繼任為王 .漸漸的, 國王辛巴特將朝政大權逐一授權給赫里汗, 赫里汗則趁此良機一步一步進行篡位計劃 .一年多前, 沙洛克為父親獻上連環計, 眼看奪取王位的計謀即將實現 .此時卻殺出貝肯這個程咬金, 但真正讓赫里汗夢碎的, 則是北夷之國達拉斯的國王比干庫倫 .
     兩個多月前, 原鎮南軍副元帥驃騎大將軍克羅西亞, 被調往鎮北軍協助瓦拉克 .由於兩地相距七千餘公里, 路途迢迢, 克羅西亞一個多月前方到任 .誰知到任才沒幾天, 克羅西亞為求表現, 率五萬部眾, 俟機想要擒拿比干庫倫, 結果反被比干庫倫擒住 .比干庫倫向科羅國索討一萬兩黃金, 以交換克羅西亞 .經過幾番折衝, 朝廷以二千兩黃金將克羅西亞贖回 .克羅西亞被捉之後, 比干庫倫只是將其軟禁 .克羅西亞被釋, 立即修書兩封 :一為處分狀, 向國王辛巴特自請處分 ;一向鎮國大將軍赫里汗報告心中的憂慮 .
     軟禁期間, 比干庫倫天天陪著克羅西亞暢飲閒聊, 話題天南地北 .從科羅國的各地風土民情, 到軼聞逸事 .比干庫倫多次迂迴提到前鎮南大將軍菲利普賽諾德 :[大將軍曾任科羅國鎮南軍副元帥多年, 應知菲利普賽諾德其人... .] , [...不知菲利普賽諾德近況如何 ?] , [...是否安在 ?] .克羅西亞對於北蠻軍則非常憂心 :[北蠻軍軍威蕩蕩令人屏息, 如繭濕潤已見動靜, 即將破繭而出... .] .
     赫里汗當然知道北蠻軍之實力已今非昔比, 蠢蠢欲動亦非一朝一夕 .只是當前肥美無比的獵物, 僅剩一步即可到手, 赫里汗日日夜夜都沉浸在帝王夢之中... .誰知人算不如天算, 這一步, 終了還是功虧一簣 .
     時間過得真快, 不知不覺將近三十五年了...... .
     當時, 赫里汗是鎮北軍右軍副將 :義勇將軍 .菲利普賽諾德為鎮北軍副元帥 :左軍主將驍騎大將軍 .某日的例行性巡察, 鎮北大將軍格爾傑森, 與兩位副元帥 :右軍主將驃騎大將軍史崔瑞巴奇和左軍主將菲利普賽諾德, 各率領五千精兵視察邊防, 三軍間距各約十至十五公里 .鎮北大將軍格爾傑森的隊伍突然遭到達拉斯的軍隊襲擊, 達拉斯的人馬約有一萬人, 由國王波契曼領軍, 波契曼正是比干庫倫的父親 .鎮北大將軍格爾傑森戰敗被擒, 五千鎮北軍有二千多人陣亡, 剩下的二 `三千人分成三股逃竄 .右軍距離較近, 史崔瑞巴奇率先趕來救援 .史崔瑞巴奇將往東敗逃的一千名格爾傑森的軍隊納入, 重新整編, 與北蠻軍展開激戰 .波契曼的北蠻軍, 剽悍非常 ;波契曼更是驍勇, 一馬當先如入無人之境 .史崔瑞巴奇與波契曼對戰中, 被波契曼刺殺身亡 .赫里汗與驍勇將軍李奇, 見波契曼和北蠻軍驍勇難當, 遂率領餘眾往西, 朝菲利普賽諾德的方向逃去 .菲利普賽諾德早已得到戰鷹傳訊, 率軍急馳而至, 赫里汗與李奇將部隊分至兩翼, 調頭跟上 .兩軍如兩股潮水般激烈遭遇, 戰鼓喧天, 黃沙滾滾 .菲利普賽諾德大刀在手, 如天神降臨, 於狂沙迷霧中更顯威赫 .波契曼舞動長刀, 如死神現身, 當者披靡 .
     菲利普賽諾德與波契曼很快便對上, 他們二人可說是當世最頂尖的高手 ;刀鋒凜冽, 無人敢攖其鋒, 雙方人馬都退得遠遠的 .科羅國的軍隊人數雖然較少, 但前鋒 `中鋒都是菲利普賽諾德麾下精兵, 勇猛難當 .戰火迅速撩起, 殺聲震天 .鏗鏗鏘鏘, 迴盪四野 .兩位戰將, 刀風颯颯, 鬥得難解難分 .直到四十分鐘過後, 兩軍勝劣漸顯 .波契曼最終不敵而敗陣, 被菲利普賽諾德打落馬下 .波契曼見部下死傷無數, 戰局已定 ;長刀一橫, 即往脖子抹去 .菲利普賽諾德眼明手快, 一刀架開, 接著以刀身拍中波契曼的右手腕, 再用力一格, 波契曼的長刀把持不住, 脫手而去 .菲利普賽諾德對波契曼說道 :[大王請放心, 我必定以禮相待, 絕不羞辱於你 .來人, 拿下 .] .格爾傑森終於順利獲救 .就在此時, 雙方援軍同時趕到 .菲利普賽諾德凝視著前方, 一望無際少說也有十萬的北蠻軍, 心中思量著 :[達拉斯在波契曼的治理之下, 短短數年, 國力軍力突飛猛進 .今日擒住元帥, 並未痛下殺手, 可見尚留幾分餘地 .然而以達拉斯之軍力, 北漠稱雄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.必須以威懾之, 以德服之, 方可力保長期之安定 .] .
     格爾傑森主張應立即殺掉波契曼, 以殺雞儆猴, 並為史崔瑞巴奇復仇, 實則是要為自己被捉出出鳥氣 .菲利普賽諾德說 :[不可, 波契曼身繫兩國之安定與否 .北方諸國數千年來因爭戰而積弱, 但自從波契曼登基之後態勢已有所改變 .反觀我國, 數百年來承平無波, 軍力日漸式微, 結這殺君之仇, 委實不智 .] .但格爾傑森堅持己見 :[我是主帥, 你必須聽從我之號令 .] .格爾傑森正要下令斬殺波契曼, 菲利普賽諾德肅然而道 :[元帥戰敗被俘, 雖然獲救, 已是待罪之身 .來人, 將元帥拿下, 押回吉布松, 等候陛下發落 .] .如今兩軍對峙, 戰事一觸即發, 豈容將帥意見相左 ?吉布松為科羅國北方第三大城, 位於庫巴河北岸, 距離邊界三百公里, 為鎮北軍重要駐地 .庫巴河以北約有九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, 原本並非科羅國所有 .兩千餘年前, 科羅國的鑠金王朝, 大動干戈, 由北方四國 :寇比奎金 `達拉斯 `薩約夏 `布列休手中所奪 .這些土地就科羅國而言並不算肥美, 但對於北方四國來說, 卻是富饒之地 .
     菲利普賽諾德向通信兵下達指令, 散佈於隊伍中的通信兵將紅旗高舉 .隊形迅速變換, 隸屬於菲利普賽諾德麾下的三萬部眾, 快速向中央集結形成中鋒 .菲利普賽諾德治軍嚴謹, 訓練精實 .此三萬部眾, 可說皆為菁英中的菁英, 正所謂 :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.菲利普賽諾德又令部下將波契曼安排在中鋒後方約二 `三百公尺處, 並責令五十名部下負責保護其安全, 另外再指派五名士兵輪流掌舉波契曼的軍旗 ;緊臨波契曼後方的是一萬名弓箭手 .此次視察防務, 亦如往常, 精銳盡出 .除了各駐地守軍之外, 參與巡察任務之軍力約達十萬 .
     菲利普賽諾德高舉手中大刀, 向前一指, 十萬大軍立即怒馬奔騰向前急衝 .兩軍勢如急浪, 奔潮交會 .鎮北軍的中鋒雖未曾經歷戰事, 但紮實的底子, 今日發揮得淋漓盡致 .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廝殺, 北蠻軍死傷慘重, 已開始敗退 .追擊中, 五百名通信兵依菲利普賽諾德之號令, 高舉藍色旗幟, 八百多只戰鼓細聲連擊, 攻擊隊形又起了變化 .一萬名弓箭手齊聚大軍前緣, 戰鼓隊緊跟在後 .弓箭大隊刻意與北蠻軍殿後的人馬保持六 `七十公尺的距離 .菲利普賽諾德手勢再變, 通信兵紅旗揮動, 一萬名弓箭手以達拉斯語齊聲大喊 :[只...殺...一...千...人 .] ,八百多只戰鼓 :咚的一聲, 隨後千箭齊發, 跑在最後面的北蠻軍, 便有近千人中箭而亡 .菲利普賽諾德手勢又變, 通信兵再度傳訊, 一萬名弓箭手又齊聲大喊 :[再...殺...五...千...人 .] .八百多只戰鼓 :咚 `咚 `咚 `咚 `咚, 連擊五聲, 然後萬箭併發 ;後頭的北蠻軍又有數千人中箭 .菲利普賽諾德等到敵軍再度進入預定射程, 手勢再出 ;通信兵再傳指令, 一萬名弓箭手這次大喊 :[再...殺...兩...萬...人 .] ,緊接著, 十萬大軍口徑一致 :[再殺兩萬人 ! ] .只聞八百餘只戰鼓連續重擊 :咚 `咚 `咚 `咚 `咚 `咚....聲聲擂動, 聲聲催魂 .但是, 這次箭根本未射出 .後頭的北蠻軍, 早已嚇得魂飛魄散, 奮力向前衝撞 .潰逃的七萬殘兵, 在彼此驚恐的衝撞和踐踏中, 死傷逾四萬人, 餘眾繼續向北流竄 . 
     鎮北軍乘勝追擊, 共追擊一千一百公里, 徹底殲滅了達拉斯的北蠻軍餘眾, 並攻破達拉斯的國都塔貝爾 .菲利普賽諾德當著達拉斯文武官員的面前斬斷了一頭牛的頭, 並說道 (達拉斯語) :[科羅國與達拉斯國, 數百年來並未交惡 .今天, 你們的大王率先挑起戰端, 終致自食惡果... .科羅國人才濟濟藏龍臥虎, 不是你們可以挑釁的 .現在我謹代表科羅國的國王陛下, 要請你們的大王到敝國做客數日 .之後, 會毫髮無傷的將你們的大王送回 .] .
     菲利普賽諾德率軍凱旋而歸, 吉布松幾乎成為空城, 三十五萬居民都跑到城外列隊歡迎 .